帮你快速找医生

勇闯高龄手术“禁区”护航八旬老人手术 

2022年04月07日 844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很幸运,遇到了西安大兴医院神经外科这样的好团队,帮助我战胜了疾病路上的重重困难,获得了新生。”今年80岁的白大娘,眉目欢喜地诉说着她的温情故事。

01 晚年初逢“肿瘤君”

人到晚年,最害怕的就是生病。

3月下旬,来自陕西榆林的八旬退休老人白大娘一大早起来感觉头痛、头晕,同时伴有左下肢无力,甚至站都站不起来,随即在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提示:左侧顶叶占位。听闻如晴天霹雳,家人不忍看着白大娘被疾病折磨,就四处打听,最终决定来西安大兴医院神经外科一查究竟!

西安大兴医院脑科医院执行院长贾栋接诊白大娘后,对其进行了颅脑磁共振检查:发现她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瘤的可能,为进一步明确原发肿瘤的位置,故进一步做了详细排查,胸部CT发现患者肺部有一个2.8x2.4cm大小的结节,肠镜显示有两个肿瘤,显示管状腺癌。

腹部B超显示双侧肾脏多发囊肿,最大的6.5x4.5cm囊肿。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失常,窦性心动过缓。

△术前影像资料

02 挑战高龄“禁区”

由于白大娘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病情相对复杂,手术风险及难度大大增加,为了确保安全完成手术,神经外科团队组织了全院多学科会诊。经过详细讨论后,提出了两种方案:第一是保守治疗,单纯的化疗和放疗,第二是开刀手术。单纯的保守治疗可能无法缓解患者目前症状,手术可以直视下切除肿瘤,有可能显著改善患者目前偏瘫症状。

考虑白大娘已年过八旬,不太主张做开刀手术,担心年龄大机体再生能力低下,术后愈合有问题,而且肿瘤位于功能区主管患者运动的区域,如果手术操作骚扰过大,可能会导致患者较长时间的偏瘫,功能缺失,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开刀是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肿瘤的方法;而且手术后标本行组化免疫分析和基因序列检查后,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及其有效的指导性意见。

由于患者术前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反复的权衡利弊之后,大家一致决定,先进行临时起搏器安装术,再进行左侧顶叶转移瘤切除术的方案。

03 小小起搏器启动“心”活力

3月25日早上,时间刚过9点,而在神经外科手术室外,出现了几个焦急等待的身影,对于他们而言,亲人的命运将在这一刻发生改变。

手术室内,80岁的白大娘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此时,老人已进入麻醉后的深度昏迷状态,只有监测仪器的滴滴声传递着生命存在的体征。几名医护人员在一旁紧张有序地为手术做着最后的准备,一场生命保卫战即将打响。

“开始吧。”贾栋院长走进手术室,用平静的语气向其他人下达了这道简短而有分量的命令。对于神经外科这个“硬核团队”而言,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为高龄老人进行手术。

在临时起搏器的保障下,贾栋院长带领徐君副主任、曹屹东主任医师、刘鹏飞主治医师等为白大娘施行肿瘤切除术,多年积累的经验,让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显得镇定、从容。经过了3个多小时高清显微镜下,缓慢地剥离肿瘤与脑组织间隙,肿瘤终于被完整成功切除。

△术后影像资料

术后回到病房中,面对前来查房的贾栋院长团队,摆脱病魔的白大娘露出了笑容:“可得好好感谢大兴医院,感谢贾栋院长,各位医生以及这群可爱的护士们。”万千情愫,全部凝结在老人的这一句话里。

给高龄老人做手术,对医生的技术、医院的综合实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贾栋院长团队用他们精湛的技术以及仁爱之心再次向我们证明:高龄不是绝对的手术禁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值得被温柔以待!

科普时间

对于肺癌的发病年龄多数是在40岁以上,发病年龄的高峰主要集中在60~79岁之间,而男女的比例大约是2.13:1,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渐上升,这可能与不能有效的控制吸烟、空气污染有关,所以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在日常的健康体检当中,应该增加胸部CT的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肺部的一些早期病变。

随着患者年龄增长,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显著下降,肺癌其中腺癌属于极易出现早期转移的恶性肿瘤,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手术切除原发肿瘤,以及部分转移瘤切除,为后期放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时间窗。直肠肿瘤具有较强的隐蔽性,30%患者查出时已经是晚期。因此,早期筛查十分重要,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1~2年筛查一次,40岁以下人群每3~5年筛查一次。同时,日常也多观察大便的颜色、形状、频率等,如发现异常,需及时就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