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眼科方剂新解(理血剂)1.桃红四物汤

2019年05月29日 974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三、理血剂(16首)

人体血液循行,川流不息,灌溉周身,濡养清窍,于是体健而目明。若因外伤或疾病影响,造成血液流行失常,则产生血瘀、出血之证。

眼病因于血瘀者,颇为多见。如外伤而致血瘀,热结而致血壅,脉络郁闭而致气滞血阻等。每见赤紫肿硬,虬脉满布,瘀血贯瞳,目昏暴盲等证。热结者法当凉散,瘀滞者法当化瘀,郁闭者法当宣达,治应随证而变通。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用活血药时,常配适量行气药以加强功效;血瘀严重时,应酌加大黄等药以攻逐瘀血。

眼之出血,原因颇多,诸如血热妄行,肝阳上亢,阴虚火旺,以及外伤撞击等,症见胞睑赤紫,血睛殷红,血灌瞳仁,红光满目等。临证应审因施治,标本兼顾,分别采用凉血止血、平肝止血、滋阴止血、收敛止血等法。其中凉血之主方,如犀角地黄汤等,已见泻火剂,可参照应用。

活血剂多能破血伤胎,故血虚无瘀,月经过多及孕妇等,具宜慎用。止血药多有留瘀之弊,故出血证初起,宜适当配以行瘀之品。

1.桃红四物汤○★

【方歌】四物汤内桃红入,活血行血又逐瘀。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当归10g,川芎6g,白芍10g,熟地黄10g,桃仁10g,红花5g。

【功效】养血活血化瘀。

【方解】方中熟地黄甘温味厚质润,入肝、肾经,长于滋养阴血,补肾填精,为补血要药,故为君药。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为补血良药,兼具活血作用,且为养血调经要药,用为臣药。佐以白芍养血益阴;川芎活血行气。加入桃仁、红花以活血祛瘀通经。全方以四物汤补血调血,以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共奏养血活血化瘀之功。

【按语】本方是治疗血虚兼血瘀所致诸证的常用方,常用于治疗妇女月经先期,血多有块,色紫粘稠,腹痛等妇科疾病。

眼科借其养血活血化瘀之功常用于治疗角膜瘢痕、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脱离、前房积血、眼内出血、玻璃体混浊、视神经萎缩、麻痹性斜视及眼外伤等。用于治疗角膜瘢痕日久,加木贼5g、蝉蜕5g、谷精草10g、密蒙花10g,以退翳明目。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之视网膜水肿、渗出明显者,加车前子10g(包煎)、益母草10g、泽兰10g,以利水化瘀消肿。视网膜脱离术后,网膜下仍残留积液者,加茯苓15g、赤小豆10g、白茅根10g,以祛湿利水。眼内出血者,加牡丹皮10g、丹参10g、三七3g,以清热活血;加郁金10g、枳壳10g,以行气逐瘀。头目胀痛甚者,加蔓荆子10g、菊花10g、石决明10g,以祛风止痛。外伤引起之血瘀可加乳香10g、没药10g、三七3g,以活血止痛。用于治疗眼科外伤所致脉络瘀阻之麻痹性斜视,常合牵正散(白附子5g,白僵蚕5g,全蝎5g)加减。疼痛甚者,加乳香6g、没药6g、五灵脂10g、郁金10g,以活血化瘀止痛;后期气虚者,加黄芪15g、党参10g,以益气扶正。

(张健、张明亮主编.眼科汤头歌诀.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