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我的故事我来说-遇见刘主任幸运

2019年09月19日 802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今年36岁的我,从2012年结婚后,经历我人生中最黑暗的几年。第一次怀孕是刚结婚后不久,意外怀孕,那时的我,虽然已经30岁了,但是对保胎知识的了解基本为零,想着怀了孩子就来了,可孕45天时自然流产了。我还来不及感受一个生命在我身体里的喜悦,就这样失去了。随后我就开始了漫漫求医路,流产原因筛查,各项检查都查不出问题,大夫说是偶发,很多女人都会经历一次流产,第二次怀就好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刘湘源

可是迎接我的,是第二次,第三次流产,每次流产后我都做了胎毛染色体筛查,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把能查的都查了,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你们夫妻两口子没有问题,回去养好身体继续备孕。在这几年里,我不知道吃了多少中药,尝试了各种方法。时光一点点流逝,一次次的打击让我对自己失去信心,生活过的索然无味。在去年,我们和爱人经过朋友的劝说,开始试管之路。

先去了协和医院,协和医院的大夫都很佛系,拿着我的所有检查,只有片片几句话,试管解决不了你们的问题,还是回去顺其自然吧。我们不死心,又来到了北医三院生殖中心,被告知可以试试三代试管,然后又接着在生殖中心做了一系列的检查为试管做准备,就在做宫腔镜的那天,我认识了一个跟我情况类似的病友,她是山西大同5院的大夫,她说她们那里如果有反复流产查不出原因的情况都被建议去看三院风湿免疫科的刘湘源,她建议我也去看看。风湿免疫科,一个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学科,我们家族也没有风湿免疫类的病史啊,带着这份半信半疑,我还是去了。去年10月,第一次见刘主任,他很亲切,听我说了我这几年的经历后,在我的病历表上,密密麻麻写了很多的病历和病症,并勾画出了一堆我需要再进一步检查的项目。到最后他还说了一句,为什么不早点来找我。听到这句话,我的眼眶一下子就湿了,是啊,这么多年,我都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我要经历这么多,而眼前这些银灰头发的大伯会是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嘛。带着些许疑问和没来由的信任,我把他要求的所有检查都做了,血小板凝聚力高,抗核抗体1:80,血清细胞因子更是上上下下各种箭头,我被诊断为抗磷脂综合症,接下来就是配合试管周期结合用药,强的松,芬乐,阿司匹林,环孢素,易普塞,今年四月,我移植了囊胚一枚,不到10天我就测出了双道杠,而查出怀孕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刘主任,按着他交给我的方法观测HCG,雌二醇和孕酮的情况,及时用药地区孕酮,黄体酮注射,补佳乐和芬玛通,然后定期去做子宫动脉B超,就这样,我在一天天提醒吊胆中,整个孕期过了大半,目前已经37周了,除了NT时子宫双侧舒张期切迹,刘主任建议用药艾万可半个月,在之后的羊水穿刺,大排畸,糖耐,小排畸一次次检查都顺利通过了。好像每个阶段我都习惯通过网上咨询向刘主任汇报一下近况然后听听他的建议,我才可以安心。临产在即,刘主任还是嘱咐要继续用药,不敢懈怠,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放松,等待宝贝的诞生。

对刘主任,我和我爱人心存感激,可是又无以为报,我只希望把我自己的故事说出来,让一些现在还在犹豫却和我有同样遭遇的姐妹不要再浪费自己有限的最佳生育时间了,只要我们努力,遵医嘱,一定会迎来自己的健康宝宝。

刘女士 2018-11-16

【每日一星1131】刘女士,35岁,北京人,结婚5年,连续不良妊娠4次,第一次为2013年孕40多天自然流产,第2次为2014年生化,第三次为2015年9月孕9周无胎心胎芽,做人工流产,第四次为2017年1月孕7周有胎心胎芽后胎停,做人工流产,查染色体为22号三体,焦虑不安就诊。平时手足发凉,有子宫肌瘤。化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增高,为60.89,分泌TNF细胞比例增高,为55.26%,封闭抗体阴性,抗核抗体1:80阳性,抗波形蛋白抗体增高,为12.05,AMH降低,为1.53,血小板聚集率增高,为97%,25羟维生素d3降低,为14.6,NK细胞比例增高,为19.9%,TSH增高,为3.84,B细胞比例增高,为15.9%。诊断:抗磷脂综合症,卵巢功能衰退,子宫肌瘤,维生素D缺乏。治疗:地区孕酮+补佳乐+芬吗通+益赛普+阿司匹林+钙片+强的松+纷乐+低分子肝素+环孢素,现已孕37周,等待分娩报喜!注:本文由患者本人和医生编辑及修改,并经患者同意授权发布,同类患者阅读后深受教育、启发和鼓舞,纷纷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