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原醛的症状和临床流行病学

2015年05月22日 757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 什么是原发醛固酮增多症?

       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是指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引起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而抑制了肾素活性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综合征群。与正常及高血浆肾素活性的高血压病人相比,原醛症曾被认为是伴有较低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一种相对良性的高血压,但近年来先后有报道,在原醛症病人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 14%-35%;蛋白尿的发生在原醛症病人中也多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少数患者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2. 原醛是如何发生的?

       答: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的腺瘤(醛固酮瘤,APA)、双侧(极少数可为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又称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型醛固酮增多症(GRA)、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AH)、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癌(APC)或异位肿瘤等均可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3. 原醛有什么临床表现?

       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高血压和低血钾。以往认为低血钾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的必要条件,有研究发现仅9%~37%的原醛患者可表现为低血钾。50%的醛固酮腺瘤和17%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血钾水平<3.5 mmol/L。血钾正常、高血压是大部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早期症状,而低血钾可能是症状加重的表现。由于高血压和低血钾伴碱中毒,病人可有如下症状:头痛、肌肉无力和抽搐、乏力、暂时性麻痹、肢体容易麻木、针刺感等;口渴、多尿,夜尿增多。低血钾时,病人的生理反射可以出现异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