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如果避免小脑出血被误诊

2017年08月29日 1048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脑出血的症状多种多样,临床上误诊率较高,可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颈椎病、高血压脑病等疾病。

由于小脑出血通常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若未能及时得到诊断将造成脑积水、脑干受压、脑疝等严重后果。

小脑出血在所有脑出血中约占10%。与其他脑出血类似,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特别是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为小脑出血的高危人群。

小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主要是齿状核区域。出血的位置(靠近中线或位于两侧)影响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过程,这可能比血肿大小对预后的影响更为重要。一般而言,血肿越靠两侧、体积越小,越可能避免脑干受累,预后越好;而位于小脑蚓部的出血则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

小脑出血临床表现复杂,这与小脑的解剖结构复杂有关,临近的不同部位脑组织受血肿压迫,由此导致的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小脑出血的症状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小脑本身受损导致的症状,包括头晕、共济失调、眼震、肌张力下降等;一类则为附近组织受压引起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脑膜刺激征等。在所有的症状中,以眩晕、头痛、恶心呕吐最为常见。患者的症状通常突然出现,症状的发展过程可能包括:急骤起病的头痛恶心和呕吐共济失调头晕及眩晕构音障碍颈部头痛意识改变或丧失。


这些原因可能导致误诊

意识不足:提到脑出血,最常见的便是高血压导致的基底节区域出血。而小脑出血相较幕上脑出血发病率更低,容易让人掉以轻心。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如前文所述,除小脑受损的症状之外,血肿压迫引起的局部症状可导致医生做出错误判断,如患者前庭症状明显时,容易被误诊为梅尼埃病等疾病,脑膜刺激征明显时则更容易想到蛛网膜下腔出血。

CT扫描存在局限:当出血灶较小时,CT扫描的假阴性率较高,并且由于岩骨和枕骨伪影的影响,影像可能欠清晰。另外若患者起病缓慢,出血可能已演变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当CT扫描无法确定诊断时,尚需进一步检查。

由于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接诊医师需应当认真采集病史,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患者的症状,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当考虑到小脑出血的可能:

40岁以上并有高血压病史

以眩晕、呕吐、头痛起病,随后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或神志清楚,双眼有粗大震颤

同时有眼震、共济失调、脑膜刺激征阳性

突发昏迷,伴瞳孔缩小、凝视、麻痹、双侧病理征、偏瘫或四肢瘫

虽然存在偏瘫症状,但同时具有12项小脑体征

头颅CT检查是确诊小脑出血的重要标准,对于可疑患者,应尽早行头颅CT扫描,避免误诊或漏诊。当CT扫描难以准确判断时,必要时可进行MRI检查。MRI扫描不受伪影干扰,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对出血灶的检出能力更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