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风湿闰月说 | 别再忽视肠道菌群了!它可能是你痛风康复的关键所在!

2023年11月29日 29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年来,肠道菌群与健康的关系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失衡可能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中就包括痛风。因此,重视肠道菌群的调节和维护,可能成为痛风康复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就让黄闰月医生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痛风与肠道菌群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或产生过多导致体内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结晶在关节及其他结缔组织中沉积所引起的炎性疾病,其不仅会造成关节畸形,并且可累及肾脏损伤,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痛风的发生和发展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基因和饮食被认为是主导因素。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环境因素中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痛风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肠道菌群对尿酸代谢的调控
肠道菌群在尿酸生成、转运和炎症因子释放等多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保持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见下图)
1调控尿酸生成
尿酸氧化酶在尿酸分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以分泌尿酸氧化酶、尿囊酸酶、尿囊素酶等,从而将肠道中的尿酸降解为小分子物质排出体外。
2调控尿酸转运
尿酸转运蛋白是尿酸的载体,其功能障碍会导致尿酸排泄减少。
现有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可以调控尿酸转运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尿酸的转运和排泄。
3调控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参与了尿酸诱导的炎症因子的释放,包括活性氧自由基、细胞内毒素(如脂多糖 LPS)和抗炎因子(如 SCFAs)。
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导致的慢性炎症,可能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饮食是影响肠道菌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高脂、高蛋白、高糖、高盐等不健康饮食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增加,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丰度降低,使得尿酸合成增加、排泄减少。
相反,富含膳食纤维、益生元和益生菌等健康饮食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降低尿酸合成,并促进尿酸排泄。
中医学脾与“肠”相关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主水湿,为后天之本,脾虚则运化失司,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内蕴,留注关节而发为痛风。
因此,痛风与中医的“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痛风的论治中,中医通常将“脾”作为重要的治疗靶点之一,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来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失调或改变可以影响人体的消化、代谢和免疫等功能,进而影响“脾”的功能。例如,一些肠道菌群可以促进食欲,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增加体内尿酸的生成;而另一些肠道菌群则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和排泄,减少体内尿酸的吸收。
由此可见,脾与肠道菌群在生理功能及病理上密切相关,不再是两个孤立的脏腑。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改善痛风患者的症状和尿酸代谢,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以及“治病求本”的基本原则。
黄闰月医生小贴士
通过调整饮食模式,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降低尿酸水平,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延缓痛风的发生。
同时,痛风患者还需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定期检查,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参考文献:
[1]卢涵,赵可新,薛玉玲等.肠道菌群介导的不同饮食模式与HUA相关性研究[J/OL].食品科学:1-15
[2]俞泓波,瞿佶,吴弢.痛风治疗新探索:肠道细菌的“私人订制”[J].人人健康,2023(07):32-33.
[3]卢燕,刘亚萍,罗强等.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痛风[J].心血管病学进展,2023,44(02):177-180+185.DOI:10.16806/j.cnki.issn.1004-3934.2023.02.018.
[4]佟颖,项敬,尹延哲等.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学从脾论治痛风的科学内涵[J].中医药学报,2023,51(01):4-7.DOI:10.19664/j.cnki.1002-2392.2300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