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子宫颈癌

2018年12月21日 10487人阅读

宫颈癌: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50~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病因:

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3.其他生物学因素

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病原体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4.其他行为因素

吸烟作为HPV感染的协同因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另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

症状

(1)阴道流血  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2)阴道排液  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3)晚期症状  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治疗:

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医疗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制定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

手术主要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

2.放射治疗

适用于:①中晚期患者;②全身情况不适宜手术的早期患者;③宫颈大块病灶的术前放疗;④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发现有高危因素的辅助治疗。

3.化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

预防护理:

宫颈癌虽然危险,但是也有它自己的“软肋”,最易早期发现早期治疗。30岁以上妇女到妇科门诊就医时,应常规接受宫颈刮片检查,一般妇女每1-2年普查一次,有异常者应进一步处理。已婚妇女,尤其是绝经前后有月经异常或有接触性出血者及时就医,警惕生殖道癌的可能。

(1) 提倡晚婚和少生、优生。推迟性生活的开始年龄,减少生育次数,均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机会。

(2) 积极预防并治疗宫颈康烂和慢性子宫颈炎等症。分娩时注意避免宫颈裂伤如有裂伤,应及时修补。

(3) 注意性卫生和经期卫生。适当节制性生活,月经期和产 褥期不宜性交 , 注意双方生殖器官的清洁卫生 , 性交时最好配戴安全套,减少并杜绝多个性伴侣。

(4) 男方有包茎或包皮过长者 , 应注意局部清洗 , 最好做包 皮环切术 c 这样不仅能减少妻子患子宫颈癌的危险 , 也能预防自 身阴茎癌的发生。

(5) 对宫颈癌高危人群,包括性生活过早、过多,及生育过早、过多、过密的妇女,有乱交、滥交,多个性伴侣和不洁性生 活史的妇女 ,卫生条件落后,性保健知识缺乏地区的妇女,有宫 颈糜烂、撕裂、慢性炎症及阴道感染等症的妇女,配偶有包皮过 长或包茎的妇女应特别重视定期普查。

(6)注射宫颈癌疫苗。

疫苗

护理:

日常护理:

1.保证充分的休息。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散步、做保健操、练气功等,恢复身体机能。 

2.调整好心态,调养好身体,健康的心态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3.每天按时进行阴道冲洗,及时更换内衣。保持大便通畅。 

4.按时复查,子宫颈癌病人出院后第一年内,出院后一个月行首次随访,以后每2-3个月复查一次;出院后第二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出院后第3-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第6年开始,每年复查一次。病人出现任何症状均应随时就诊。

饮食调理:

1.应多吃黄豆与其制品。如豆腐、豆浆、豆干,蔬菜类如芹菜、花椰菜、毛豆、甜豆等食物。因这些食物可补足植物性雌激素。

 2.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锌和硒。锌和硒对免疫细胞的产生和功能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植物性原料中含锌和硒多的食物是:食用菌类、紫菜、芝麻、花生、小麦胚粉、坚果类等。 

3.补充维生素C的摄入。含维生素C多的蔬菜是:菜花、白萝卜、土豆、小白菜、油菜等绿色蔬菜。 

4.补充胡萝卜素。胡萝卜素丰富的植物性食物是:菠菜、油菜、苋菜、莴苣叶和南瓜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