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特发性震颤如何治疗五龙震颤疗法告诉你

2020年12月07日 430人阅读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障碍疾病,其病根多在于大脑及肝肾亏损,肝风内动。常听说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生怕一患上它就患上了不治之症!其实当我们真正的了解其病的病理及发病机制后,你就会发现特发性震颤其实根本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它只不过仅仅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而已,并非不治之症。特发性震颤症状危害1、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2、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主要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及,表现为患者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3、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4、特发性震颤可以伴发其他运动障碍的疾病,特发性震颤伴发帕金森病是众所周知的,据报道,在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得多,即使在大于60岁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同年龄组的随机人群的24倍,Lou和Jankovic曾报道过350例特发性震颤,其中20%同时伴有帕金森病,故认为特发性震颤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中医分析与治疗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也随着中医药学家的不断的深入研究,舒肝止颤方剂专家组中医药学专家利用先进的科技与老祖宗的古籍经验,以及对特发性震颤病方子的无数次实验,对当前医学界对特发性震颤有了共识,临床科研证实,中医认为“颤症”多因肝肾亏虚,阳虚,肝风内动,痰湿内阻,气虚血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等引起,针对此中病因,而由此衍生的震颤病特效药抗舒肝止颤方剂也就此问世!因为每个患者得病的时间,症状,轻重不同,也决定了该疗法始终坚持颤病动态行,阶段性治疗,坚持一人一方,因病施治!在取材方面也更是严谨,对每一味药的剂量严谨把控,药材选用的季节也非常的苛刻!并且不把方子固定化,有的咱老百姓得了病,一个方子从开始吃到结束,其实这是非常不科学的,也是对患者极其不负责任的,抗震止颤汤疗法却和其它疗法不同,更坚持阶段性治疗,分为稳定病情,治疗病情,巩固治疗三阶段过程,而在这三阶段之中有各有配套的药方,给予患者更科学的,更有效的治疗!王世龙中医分析五龙震颤汤组成:穿山甲西红花五爪龙活血龙地龙川江龙天龙龟板当归煅龙骨煅牡蛎郁金木瓜山茱萸葛根等几十味中草药,、白芍、石斛、麦冬等养阴以潜阳;石决明、磁石等镇逆以潜阳;桑叶、甘菊、薄荷、柴胡等清肝以解郁热;天麻平肝熄风,滋燥缓急。诸药配伍,则滋阴与潜阳,相得益彰,尤适于阳亢较甚者。本证亦可选用药用女贞子、霜桑叶、熟地、白芍、枸杞子、当归、白茯苓、沙蒺藜、炙甘草等治之。本方长于养阴,尤适于虚风内动者。中医认为身体的内在本质,会影响到身体的外在变化,通过综合分析可以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中医辨证,治疗此病多年的抗震止颤专家组,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此病病因多为肝、肾、脾三脏受损,而引起的筋脉肌肉失养所致,也有因气虚、血虚、阳虚而不能充养脏腑,濡养筋脉所致。中医是怎样理解特发性震颤的中医是怎样理解特发性震颤的特发性震颤其实属于神经类疾病,一般的缓解神经类药物都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副作用很大,一旦停药病假会加重,长期服用神经类药物也会导致行动思维变的缓慢,甚至连心率也会变慢,可以采取中药调理固本培元,慢慢的减少发病率.直到根治.中医是怎样理解特发性震颤的中医是怎样理解特发性震颤的治疗理念1.镇静通络,抚肝助眠,顺经理气,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病变神经细胞,避免其继续破坏2.滋补肝肾,补益气血,止颤祛风,改善震颤患者自身体质,使震颤情况得以减轻3.养神修经,调和阴阳,打通经络,养血补气使损伤的经络得以修复,从而在根本上治疗震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