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教您如何正确带小孩看病

2021年03月09日 94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家有小孩,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家长都希望小孩生病早点好,少遭罪,遇到孩子突然生病,会立即带孩子去医院。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大家看了一些新闻:我国正在遭遇儿科医生荒,很多儿科医生辞职,有一部分儿科医院、专科医院、大型三甲医院的儿科已经暂停了一些急诊服务现在看医生越来越难了。如何在这种儿科医生稀少、看病难的情况下,更高效的带宝宝看看病,以下是附属医院的儿科专家给家长们分享的看病注意事项,教您如何正确带小孩看病。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黄宇戈

一.正确认识小孩生病

对于孩子生病不要过度紧张焦虑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生病是必然现象,机体通过生病免疫力可以提升,孩子生病在免疫学意义上讲是好事,比如发烧,是因为身体受到了病原体的侵害,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而体温升高,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生病一定要辨证看待免疫力提高了,长大后才不容易生病。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1.小于3个月的宝宝发烧。因为小于3个月的宝宝发烧,家长很难判断,要及时带去医院看一下

2.发烧体温超过39度以上,用了退热药两三个小时还退不了烧,或者连续发烧超过3需要就医。

3.或者咳嗽、鼻涕的症状两个星期还不缓解。因为一般的感冒引起的咳嗽鼻涕两个星期左右就缓解了,超过两个星期就要考虑其他原因

4. 腹泻伴发热,或者哭闹异常难以安抚,频繁呕吐,或者出现脱水表现的,需及时就医。

5.带宝宝的过程中,觉得宝宝的行为、精神有一些改变,不愿意吃东西了,精神不太好,或者过度烦躁

如果患儿发生抽搐、呼吸急促、脸色青紫、吞咽困难、少尿无尿、嗜睡昏迷等严重情况,在家和去往医院的途中应在自救的同时尽快联系120或医院,在候诊或观察室应紧急联系护士和医生。

三.如何如何选择医院和医生

大部分家长通常是根据医院的规模名声来选择医院,根据医生的职称年龄来选择医生。事实上:小病和常见病没必要去大医院,候诊时间长,候诊室人员繁杂,宝宝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白天带宝宝看普通门急诊可以去附近医院的儿科,而严重或诊断不明确的疾病,需要到大医院、专科医院,找知名专家。如果去大医院看病,还涉及到提前挂号,预约的问题。很多医院开通了网络预约、电话预约服务。家长最好提前通过网络或电话约好医生,有些医生的号很难约,有可能需要提前一个月两个月。如果不提前预约直接带宝宝去看,一般不会给你看的,因为已经约满了,一般不可能加号了。而且预约挂号要根据宝宝的情况挂,比如宝宝荨麻疹、湿疹要选皮肤科医生,一般儿科医生不一定能看。牙齿有问题,要挂口腔科。所以家长挂号的时候要问清楚,到底是看什么科,根据宝宝的症状去挂号。

四.看病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家长需要携带一些宝宝看病必备的用品,比如多带一些衣服,有的孩子呕吐腹泻,到医院的过程中出现呕吐、出汗,这时候需要及时更换衣服。带上奶粉、奶瓶,大一些的宝宝带一些吃的喝的,方便孩子饿的时候及时补充。年轻的家长有时候准备不足,宝宝饿哭了,而奶粉一下子买不到,宝宝很可怜,这时候医生也无法检查,所以一定要记着带一些吃的。带一些宝宝平时玩的玩具,宝宝喜欢的卡通图片、书籍,因为宝宝等待的时候很无聊,可以玩一下,至少不要到处乱跑。医院是群聚环境、很容易被污染的环境,候诊大厅里什么孩子都有,孩子生病期间抵抗力更差,所以,要保护好孩子,不能因为去看病反而让孩子又感染其他疾病。不要乱走乱摸有些好奇心重的小朋友,来到医院很新奇,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时在吸吸手指头,那细菌病毒全进嘴洗手对疾病的防护至关重要,所以,看病结束,回家后,大人小孩至少要做到洗手在医院的时候,孩子愿意的话,戴上口罩,防止感染,也防止你感染别人

家长带小朋友看病一要定带上孩子之前做的检查、病、宝宝目前正在用的药如果看保健门诊带上保健手册,预防接种的手册,如果宝宝发烧,也要带上退烧药,等待的过程中,孩子发烧不适,及时服药会好一些。如果是带孩子二次就诊,家长要将前次就诊的检查单、化验单和处方带上,以便医生查看。如果孩子住过院,就诊时应把疾病诊断书、检查单、化验单、出院小结、病情检验单带上。特别是下级医院到上级医院转诊的孩子,可以帮助医生尽快做出诊断,还可避免重复检查 家长在每次看病后都要保管好孩子的病历卡,卡里记载着孩子的病。

五、和医生沟通时家长需要注意的

我们要求家长一定要对医生充分理解。现在中国整个医疗环境、医患关系都不是很好,尤其是表现儿科,医院每天都有大量的小朋友在排队等着看病,每个儿科医生都在超负荷工作,用在每个小朋友身上的看病时间有限,所以家长一定要理解和尊重医生。积极配合医生,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高效看病,家长需做到以下几点

1.让最清楚宝宝病情的家长跟医生沟通。最清楚宝宝病情的家长会说得更清晰一点,比如说宝宝什么时候发烧的、体温变化情况、什么时候吃的退烧药、宝宝的精神状态,喂养情况等。

2.准确讲述病情.要告诉医生孩子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主要症状包括何时发病,发病几小时.以咳嗽为,医生通常要了解,患儿什么时候开始咳嗽的,什么时间咳嗽明显,有什么特殊原因引起,咳嗽的程度音色和近期的改变,有没有咳痰、发烧、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有些家长在描述孩子发烧情况时不断重复,反而浪费医生时间,对医生诊疗并没有帮助。

3.不要隐瞒病史,家长还要告诉医生孩子过去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发烧时有没有抽搐。如果孩子发烧时抽搐过,医生在开药的时候就会注意用一些预防抽搐的药。孩子如果有一些慢性病史,例如支气管哮喘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信息要尽量提供给医生。例如有慢性肾脏病的孩子感冒了,医生开药时会给他们用对肾脏没什么毒性或毒性较小的药。孩子如果有用药过敏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

4.给医生诉述病情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喧宾夺主,比如说我觉得我的宝宝就是感冒,我觉得宝宝就是肺炎。病情的话我们最好还是交给医生来判断,因为有时候家长说太多可能会干扰医生的判断。

5.提前做好功课。看病之前把想问医生的问题提前按重要顺序先记录下来,免得看完医生走了之后想起来有很多问题没问,这时候医生已经没空回答你了,要整理好病例。特别是比较复杂的病,相关病历整理好,化验单、病历记录都放一起,这样医生看起来就一目了然。宝宝目前所用的药也要拿给医生看。

6.宝宝反复出现抽搐,有异常行为表现,或者大便不正常,甚至有有便血的情况,这些都可以用手机拍成视频给医生看一下。因为有时候皮疹出完之后很快消退了,一般不好形容;或者大便,当时可能异常,后来变正常,这叙述是不太清楚的,这时候就可以拍成视频给医生看一下。

7.家长可以主动告知家中的常备药物,如今药物的商品名繁多,如果记不住药物名,最好的方法是将平时常用或者正在使用的药物带给医生看,以便医生决定给你开什么药物,同时要询问医生并记录下服用方法和用量。

8.不要围着医生就诊,按次序排队进入诊室,这样医生心情会好很多看病不会分心;其次也可以保护自己和其他患者的隐私。

六、必要的检验和检查

对于医生开出的检验不要抱怨,不要想为什么宝宝就一个感冒,就要查血,让孩子那么受罪既然来医院了,那就相信医生吧,一般的检查包括血液方面超声、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一般针对常见病,例如感冒、发热、腹痛这些情况,为了弄清楚是否是细菌感染以便正确、及时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抗生素,通常孩子可能需要查血常规(通常会加C反应蛋白,就是CRP);另外如果孩子状态不好,有脱水、酸中毒等情况,还会查生化/血气/离子等。超声、影像学检查在某些疾病中是必需的,例如咳嗽、喘息的孩子,需要拍胸片看下肺部情况;便血腹胀的孩子要查腹部超声或腹部平片评估是否有肠梗阻、肠套叠、阑尾炎等,拍片子的时候,不要让衣服的金属部件遮住要看的部位影响检查结果,做CT和MRI的时候,时间较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不能配合的孩子,该使用镇静药的,一定要使用

七.怎样配合医生治疗

根据医生和家长沟通宝宝的病情的情况开出相应的检查,最后根据宝宝的病史、检查、抽血、拍胸片等的结果,得出一个最初的诊断,根据诊断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是吃药、雾化、打针或者住院,作为家长需积极配合了医生的医嘱治疗,宝宝按时吃药包括做雾化。记录看看宝宝的一些症状的改善情况。如果家长按医生的医嘱给宝宝进行了治疗,出现疗效不好怎么办呢?这里要强调一点,家长首先要了解,很多疾病的恢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你看过的医生开出的药或者医嘱疗效不好。比如说发烧的孩子看了一个医生,今天发烧吃了退烧药明天还是烧,烧多半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退下来的,大体上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都要三到五天;感冒的症状,咳嗽流鼻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小孩子大概要十天左右,要清楚这个自然的过程

八.什么情况下需要复诊

般疾病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四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如果首次就诊是在疾病的前驱期,按照医生指导的护理和用药,不仅病情没有好转反逐渐加重,此时应考虑复诊,届时医生会根据病情的改变更改治疗和用药方案。需家长根据宝宝整体情况而定。复诊的时候我建议家长还是找原来的医生,不要频繁换医生。换一个医生又要重新问一遍病史,有时候也会重新检查一遍,每次都会是初诊。如果你找原来的医生复诊,第一他很清楚病情,第二就算他疗效不好,他会觉得你信任他,就会更加用心的给宝宝看病

最后提醒一下宝宝生病期间,家长焦躁的情绪对于宝宝的康复是毫无帮助的,应该冷静对待耐心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是对宝宝最好的照顾。

九、为什么国家重点推家庭医生制度?你需要吗?

目前,三甲医院多数就诊的病人和疾病不需要到三甲医院就诊的,但是我国的现状是基层医疗资源缺乏,得不到多数患者和家属的认同,所以才造成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医疗门可罗雀。改变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国家极力推行家庭医生执业,鼓励三家医院医生多点执业,下沉基层,目的就是解决群众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需求,不鼓励群众拥挤三家医院。

(1)全国范围内寻找你需要的专科医生,或者找当地的品牌医生,线下线上均可获得服务;(2)图文咨询,电话咨询,预约就诊;(3)诊后报到,这实际上就是用这个网络的一种模式管理在医院就诊过的患者。患者进入诊后报到只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病人,让外省、外地的病人少来回复诊,让病人不花钱就能及时得到医生的咨询。如果怕泄露隐私,可以把自己的咨询设置为隐私这样就只能医生才看到。医生可以在第一时间里通知患者我的出诊时间变动,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这就是一个管理模式,希望患者能接受和参加诊后报到。(5)科普教育。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