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跟黄师侍诊抄方杂记

2018年07月17日 796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莲花路中医科  黎崇裕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黎崇裕

    跟黄师侍诊抄方杂记一:南京美食之美与黄师学术之美

子轩说经方医学研讨班学习的这十天你会过的很爽,到时候会很怀念这里,不幸被子轩言中。等到22号早上要回去时我跟方达说真是舍不得,我不想走,我舍不得南京;结果还真是晚走了,飞机延误,本来上午十点多的飞机,到了下午六点多才起飞,等我回来广州已是夜幕降临好久。

    我们研讨班的成员住在石鼓湾美食一条街,刚开始到的时候有些抱怨,因为名曰美食一条街,结果没有什么好吃的,其实是我们错了,是我们没有发现这里藏着的美食天地。这里有你好意大利餐厅澳门轩调鼎居新鱼客川胜楼好再来等美食之处,不过我们更喜欢去小店里面品尝那边南京乡间食肆的味道。

    为了美食我们也是疯狂的,晚上为了吃点面食当夜宵,我们几个冒着大雨出去,在美食街里寻找着,一条街一条街地找,后来终于在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一个面食店———特色长鱼面。结果端上来还真是长鱼,几条黄鳝在面上煞是好看。面汤应该是用鱼汤熬成的,鲜美、乳白,美中不足的是面汤中有黄鳝的腥味,结果我放了好多胡椒粉才把鳝鱼味盖住,此时的汤是我喝过最美味的面汤,南京的美食我喜欢,等到我们回去的时候天空下起了雨夹雪,惬意!

    味美的还不只是长鱼面,还有十二鲜汤面,这汤面是我的鼻子被它的鲜美味吸引过去的,早上出去吃早点之时,被街头拐角处隐约的鲜美味给勾住了。沿着美味飘过的地方终于找到它的源头,要了一大碗的十二鲜汤面,其实老板说我们不用那么多的,吃不完,因为还有九鲜汤面,六鲜汤面等,不过我还是要了他们的十二鲜汤面,就想尝尝那最完美的鲜味,里面有生菜、香菇、白菜、猪肝、瘦肉、香肠等配料,面是吃不完的,我把配料给吃完了,撑的我一步三摇才摇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去听课。

    哦,还要他们的肚皮面,不对,应该是皮肚面,每次我都叫错它的称呼,不过老板她懂得,猪皮油炸之后放入面中,香脆,还有面的味道浸润其中,那味道还真是在别的地方没有吃过,回味中。

    同样的,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有些难于理解黄师的学术思想,因为我们放不下我们原有的思维,要把之前自己的东西抹掉重新装上新的东西,这个对于谁来说都是痛苦的。我们也是,不过慢慢的、逐渐地,我们就像发现南京的美食一样,发现了黄老师的学术之美,黄师的学术之美就美在———简洁、实用、易懂。

    我们不再是迷茫,而是逐渐进入了黄老师的思路中去,慢慢体会摸索黄老师看病之时所用之技巧、语言、思维方式、方证之间的鉴别指标、方证人之间的融合。

    体质学说不是临床不讲究辨证论治,恰恰相反,而是处处都暗合中医辨证论治之思维,其实辨别体质之时其实已经在考虑大的方向了,看适合哪条大路最适合患者,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辨别具体的方证和用药。而体质的辩证也不但只是根据形体来的,而是结合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年龄特点及伴随症状等全面分析。而其中的病因病机辩证等其实都已经揉入在了最后的处方中。

    请黄老师原谅我们上课之时的窃窃私语,其实我们是在下面猜处方,对于我们来说,来个患者,看脸型、体型、主诉、气色、神态等,然后我们就会相互猜黄老师会出什么方,来验证自己上课跟诊抄方这段期间看自己是否学进去了,猜得对,说明思路跟的上;擦边,说明还是在细节之处没有注意鉴别好;没有猜对,那说明还是没有跟上思路,还需要反省。

    就在这样的反复窃窃私语中,让我们获得了不少惊喜,时不时我们就来相互玩笑来一句:哈哈,你已经研究生毕业,可以出师了,何足乐哉!欢乐的气氛就这样荡漾开去。

 

                 跟黄师侍诊抄方杂记二:通便的四逆散加厚朴汤

芳姑娘来复诊了,这次是满面春风而来的,因为他多年的大便终于可以每天都顺畅的来了。

 

    芳姑娘,31岁,160cm96斤。诉生育后便秘有一、两年,大便几天一次,每次大便像石头状又黑又硬,量少,解得非常痛苦,有外痔,小便正常,舌红苔白稍腻,六脉弦而有力,四肢凉,腹软。不肯用中药,说之前在别处用大量泻下药也无效,现在每次严重时依靠开塞露,苦口婆心劝道,还是要开塞露。

 

    傍晚时分,又回来要求开中药,说用两瓶开塞露也无效,现在腹胀腹痛的厉害,给予处方四逆散加厚朴汤:柴胡20g 枳实20g 白芍20g 炙草10g 厚朴20g 赤芍20g6  药后大便的解,之后每天都有大便,初硬,后逐渐变软,至复诊时,大便已经成型,每日有解,量可。

 

    现症:舌红苔薄白,六脉缓,左寸脉旺,补充描述说长期睡眠不佳,前药后大便变通畅,原方用后易饥饿,守方:柴胡20g 枳实20g 白芍20g 炙草20g 厚朴20g   再给6

 

    此方乃是经方培训班的时候从黄师处学来,当时陈广东老师说,这个方子主要用于长期便秘,大便量少,如羊屎状效果很好,依葫芦画瓢,现学现用,然后在结合唐师治疗虚人便秘喜欢芍药甘草汤,赤白芍同用,所以加了赤芍20g

 

    四逆散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组成,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主治阳郁厥逆,肝脾气郁。加厚朴可增加理气通下之功。

 

    伤寒论对于四逆散的描述很简略,《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李中梓对于此四逆云: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从中窥测四逆散病机或许就在于气不宣通而已。

 

    现代医家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脾不和者。本人用此方治疗便秘还是第一次使用,效果不错,黄师运用经方之经验很值得重复。

 

跟黄师视侍诊抄方杂记三:美手如神的温经汤

很久以前就看过黄师《能美手的温经汤》的文章,黄师在文中提到:温经汤可以治疗女性手掌皲裂,是日本大塚敬节先生和史数道明先生的经验。他们用温经汤治疗不孕症、月经不调时,发现患者的手掌皮肤干燥开裂,随着月经状况的好转,手掌也变得滋润。这个发现很有趣,原来月经不调与手掌皮肤相关!后来,我在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时,也注意其手掌皮肤,一般来说,手掌皮肤滋润、嫩白者,大多月经正常,而手掌皮肤干燥,尤其是指端皮肤粗糙干裂,甚至擦手时沙沙作响者,大多有月经不调或闭经。有些虽然没开裂,但甲沟多毛刺,指甲脆裂者,也常常伴有月经异常。值得惊叹的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经提及温经汤证有手掌烦热。所以,我常说温经汤是美容方,也是美手方。那时候看了没有多少比较深的体会,后来在南京经方研讨班的时候黄老师又提起了这个话题,说树木枯萎,一个是没有营养,一个是水过甚,水盛木也枯,水不足木也枯,取象比类,人也类似。这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后来经方研讨班回来后刚好遇到类似的一个案例:

关某,女,36岁,2012-03-09初诊,诉双手十指脱皮1年多,患处接触水或者是其它物体疼痛甚。外见双手皮肤脱屑层叠,手温正常。有痛经史,月经颜色深暗,脚生冻疮。近段时间觉疲乏,舌苔白厚腻舌尖红,右脉浮缓,左脉缓关弱。

吴茱萸6g    当归10g    川芎10g    白芍10g

党参10g     姜半夏10g  桂枝12g    丹皮8g

   麦冬8g   阿胶(烊化) 10g  生姜3    红枣3

炙甘草6g  茯苓20g      白术15g                                  

                                                                     7    

2012-03-16复诊,前药后脱皮好转,两拇指破裂疼痛干燥,舌红苔白中厚腻润,脉如前,左关脉稍弱。

吴茱萸6g   当归10g    川芎10g     白芍10g

   党参10g    姜半夏10g  桂枝15g     丹皮8g

   麦冬8g   阿胶(烊化)10g  生姜3   红枣5

   炙甘草6g     茯苓15g     白术15g    桃仁10g

                                                                      7 

 后回访手掌脱皮已经完全痊愈,双手和常人无异,至今未犯。处方时虑及患者舌苔白厚腻,符合黄师所说水盛木亦不荣,故加茯苓白术,仿五苓散之意,增加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之功效,二诊加桃仁增润燥止痛之功,当时忆及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中在唇燥裂条中提到唇燥裂多因天气干燥或是脾热所致,甚则干裂出血,用桃仁研烂,著有调涂,内服清凉饮,足见桃仁润燥之功,另外《药品化义》有云:桃仁,味苦能泻血热,体润能滋肠燥。若连皮研碎多用,走肝经,主破蓄血,逐月水,及遍身疼痛,四肢木痹,左半身不遂,左足痛甚者,以其舒经活血行血,有去瘀生新之功,若去皮捣烂少用,入大肠,治血枯便闭,血燥便难,以其濡润凉血和血,有开结通滞之力。也说明其润燥之功还兼有濡润凉血和血及止痛之效。(原文发表于《经方论剑录2-经方医学论坛临床经验交流精华》第231页-234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