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

2014年10月28日 8448人阅读

       一、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发生率大于5%。房颤不仅使患者感到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精神不振明显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还会并发心衰、使原有心衰和心绞痛症状加重,长期房颤或频发房颤还容易导致中风,造成偏瘫。综合起来房颤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1.影响生活质量;2.增加血栓栓塞(中风)事件的风险(脑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或肢体动脉栓塞);3.导致心脏扩大、心衰或加重心衰和心绞痛。

       二、哪些病人适合做房颤导管消融?(1)发作频繁或持续时间不长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明显影响生活质量;(2)一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对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耐受(出现副反应),或不愿意药物治疗;(3)无显著左心房扩大(左心房直径<50mm,最好小于45mm);(4)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疾病如严重瓣膜疾病、肺动脉高压,或器质性心脏病病因已解除,如已行瓣膜置换后;(5)一般要求年龄小于75岁以下,75岁以上患者若全身情况良好也可以做房颤导管消融。

       三、房颤导管消融术的原理是什么? 房颤导管消融的原理就是通过穿刺股动脉把导管送到心房内发生房颤的病灶所在部位,通过导管头端的电极传送电能转化为热能,把这些病灶的细胞捣掉。由于这些病灶绝大多数分布在与心脏相连接的肺静脉中(每人通常有4根肺静脉,左右各2根),所以,目前房颤的导管消融术又被称为环肺静脉电学隔离术。

       四、房颤导管消融术围手术期应做些什么? 术前除一些常规检查之外还必需做食管超声心动图。做一台房颤导管消融术一般需3~4小时,术前准备时间约30分钟。手术过程中患者是清醒的(部分患者如愿意亦可全身麻醉),部分患者在导管消融时会有一定的痛感,医生通常都会提前给患者少量的镇痛药从而使痛感消失或减轻。术后需要卧床制动24小时。术后3个月左右由于消融后心房肌水肿和内皮化不全,部分患者会出现术后心律失常现象,如发作房扑、房颤或房早等,故术后2~3月内需要服用抗凝药及抗心律失常药,之后若无心律失常复发,则所有的药物即可以停用。总的住院时间一般在1~2周左右。

       五、为什么部分患者需要进行2次以上的消融? 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术相对室上速导管消融较为复杂,成功率也低于室上速导管消融(室上速可达95%-99%以上),故部分患者会因为复发而需接受再次导管消融,其复发原因主要为原有病灶细胞的“复活”及新出现的病灶。鉴于目前现有的技术尚不能够保证对每例患者仅通过一次手术就将所有的房颤病灶均消灭,故术后会有部分患者房颤复发。但需要说明的是,与其它心律失常不同,房颤导管消融术效果的判断需要2~3个月的时间(由于消融术后心房肌水肿消退需3个月)。因此,术后3个月内房颤或房扑发作并不代表真的复发,多数患者随着心房肌水肿的消退这种心律失常会而消失,若3个月后这种心律失常不消失则定义为房颤复发,需要进行再次消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