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眼表疾病系列:翼状胬肉

2017年03月09日 1417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什么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俗称“鱼肉”、“攀睛”,为睑裂部球结膜及其下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膜样增生而侵犯角膜的一种慢性眼表疾病,因状似昆虫翅膀,故称翼状胬肉。

       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但当胬肉向角膜中央伸展时,由于牵扯可引起散光;若遮盖瞳孔,则将严重影响视力;肥厚挛缩的胬肉可限制眼球运动。

二.为什么会得翼状胬肉?

       目前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流行病学显示,热带地区的居民以及长时间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群发病率高,这显示日光中的紫外线可能是引起翼状胬肉的主要原因。家族中有翼状胬肉病史的人较健康人更易发生翼状胬肉。另外,要考虑到遗传、营养缺乏、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反应及发育、解剖因素等。

三.长了翼状胬肉,如何治疗?

       胬肉分为静止性和进行性两型。一般情况下反复眼红的胬肉属于进行性。可局部使用人工泪液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激素类眼药。

  胬肉小而静止时一般不需治疗,但应尽可能减少风沙、阳光等刺激,例如户外活动时戴墨镜。

       胬肉进行性发展或侵及瞳孔区时会影响视力,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使其消退,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四.做完手术后还会再得吗?

       手术治疗后有一定的复发率,目前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手术方式可大大降低复发率。

五.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术后早期有异物感、轻微的渗血、或者轻度视物模糊,不要担心。如眼痛剧烈或急剧的视力变化,需到医院及时就诊。术后避免揉眼,遵医嘱使用药物,主要包括含激素的眼药减轻炎症预防复发,因激素存在诱发感染、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切勿自行调药,并按时复查。另外使用人工泪液润滑眼部,减轻异物感,利于伤口愈合。

0